国产精品第12页,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,欧美人与zoxxxx视频,国产精品JIZZ视频

多渠道扶持創業 全方位促進就業

信息來源:西部計劃      發布時間:2025-1-7      點擊人次:864

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。近年來,陜西省延安市黃龍縣人社局聚焦生態好、文旅強、鄉村美、百姓富、發展優的生態經濟強縣建設目標,緊緊圍繞生態旅游、生態工業、生態農業發展,持續鼓勵創業創新,大力扶持返鄉創業,不斷促進就業增收,全縣就業形勢持續向好,高質量充分就業效果凸顯。

及時準確送政策,生態旅游更蓬勃。放眼石堡鎮梁家河垂釣產業園區,以發展生態旅游促進創業就業的創新實踐在生動開展。梁家河垂釣產業園區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,場地占地500余畝,每逢垂釣賽事舉辦期間,可容納垂釣運動員、旅游觀光人員5000余名,縣城酒店爆滿、飯店排隊、景區一票難求。圍繞這一商機,走出了一條“垂釣賽事做市場、漁業養殖做供給、農文體旅促融合”的特色發展路徑。

為扶持創業帶動就業,縣人社局2023年認定該園區為社區工廠,2024年按政策兌付崗位補貼和水電費補貼22萬元,鼓勵企業創業創新,吸納更多群眾穩定就業。目前已成功招商6家企業入駐,126名村民現金入股,年人均分紅2123.2元,實現村民變“股民”;69名村民參與生產經營各環節,人均工資3500元/月,實現下地變“上班”;56戶村民經營民宿、商業攤位等,人均年增收1.5萬元,實現老鄉變“老板”。在賽事舉辦期間,還會安排“村釣”、狂歡節、篝火晚會、文藝晚會等娛樂項目,吸引近百名個體餐飲、特色小吃、水果商販、商品飲料經營者驅車前往,直接間接帶動500余名勞動者實現就業創業、致富增收。通過政策扶持,該村的村集體收入由300萬元提升至550萬元,成為全縣第一個村集體收入超過500萬元的行政村。

“發展漁業養殖,一年四季離不開水電,尤其是旅游旺季,電費最高支出近十萬元。縣人社局的補貼政策,不僅及時,而且用在了刀刃上,解決了工廠發展最頭疼的問題,我十分感激”,工廠負責人彭建民如釋重負的說到。

近年來,黃龍縣人社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,大力培育認定社區工廠、就業幫扶基地、標準化創業中心等市場主體,通過專項獎補資金和政策支持,降低企業運行成本,全力扶持返鄉創業,進一步促進吸納困難群體穩定就業。目前累計認定社區工廠13個、就業幫扶基地9個、標準化創業中心5個、創業孵化基地1個,兌付各類政策獎補資金230.2萬元,幫助93家市場主體實現正常運轉,共計吸納就業1180人,其中脫貧勞動力279人。

人社工作進園區,服務工業更便捷。炎炎夏日,生態產業園區光伏組件廠加工車間,100余名技術工人進行太陽能板、支架等組裝作業,一派繁忙景象。近年來,黃龍縣堅持把新能源項目建設作為富縣強縣的重要支撐,堅持面向產業鏈、面向重點項目、面向產業園區及重點企業,以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為根本,以靠前服務企業為宗旨,以下沉工作力量為手段,積極搶抓發展窗口期,有序推進產業延鏈補鏈,目前建成新能源項目14個,建成投產制造業項目2個,裝機量達到561.6MW,年發電量約8.55億千瓦時,年產值2.63億元,累計帶動就業2033人次,其中本地重點群體就近轉移就業1273人次。

隨著我縣生態工業產業化進程步伐加快,以服務縣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為根本目的的“人社工作進園區”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。通過近兩年的運轉,黃龍縣通過“五抓五促”,全面推進政策宣傳、用工幫扶、技能培訓、社保服務、人才引育、權益保障等“六進服務”入園進企,目前建成“人社工作服務站”1個,設立公示牌4個,公示服務事項12個,成立了6個專項服務隊伍,組織社會保險、就業服務、勞動維權等各類政策宣講10多次,累計入園進企300余人次,參與勞動者3000余人,發放宣傳資料20000多份,人社各類事項服務園區入駐企業實現全覆蓋,輻射聯動縣域重點企業達到151家。

創業貸款來助力,產業發展有“犇”頭。家住界頭廟鎮的武海衛,2019年還是種植蘋果、玉米等農作物的傳統產業戶,2020年轉型創業,和兩位村民合伙建起了牛場,發展起了生態養殖業。首次創業,牛場面臨著技術、資金等諸多難題,但最讓大家犯難的,還是資金。單單是購買一頭良種牛就需要近萬元,后期的飼料、維護等很多地方都要花錢,武海衛和合伙人把全部家底都投進去,但還是捉襟見肘。

通過人社部門張貼的公告、微信群發布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,武海衛抱著試試的態度前去咨詢了解,遞交了申請資料。2020年、2022年,武海衛兩次申請均成功獲得了合伙貸款,累計扶持總額90萬元,解決了牛場的資金問題。換成該牛場于2023年達到規模化養殖標準,年均出欄30頭,武海衛也成為城區及周邊縣城餐飲企業的“牛”老板。

創業擔保貸款是人社部門扶持創業的重要措施,2020年至今,黃龍縣共發放創業貸款資金1.9億元,扶持近1000人進行創業,帶動就業3000余人,其中從傳統產業轉型生態農業的產業戶占比達到63.15%,獲得貸款額度1.2億左右,扶持創業帶動就業成效顯著。

因地制宜大培訓,返鄉創業有技能。在白馬灘鎮,以朱道鋒、韓林宏為代表的返鄉創業者,看著往來游客在自己開辦的農家樂就餐歇腳、在土特產品門市挑選商品,心里樂開了花。

近年來,黃龍縣人社局依托生態旅游主題,圍繞康養、住宿、餐飲、交通、接待服務、特色產品營銷等重點旅游環節,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逐步提升我縣生態旅游各個環節服務質量,推動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。以白馬灘鎮為例,2023年至今,圍繞鄉村旅游開展質量提升培訓97人;養老護理員培訓100人;家政服務員培訓52人;針對農家樂、民宿、餐飲住宿等相關行業從業人員開展餐飲服務培訓269人;公共交通駕駛員文明接乘提升培訓41人;垂釣運動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95人;涉旅服務行業累計參訓學員654人次,實現就業350人,培訓后就業率達到53.51%,進一步提升了廣大勞動者就業技能,拓寬了就業渠道,實現了穩定就業。

據初步統計,白馬灘鎮參訓學員中30%左右是返鄉回鄉創業人員,通過大規模培訓,助推鄉村旅游快速發展,直接間接帶動510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。105戶群眾騰出閑置房屋發展民宿,戶均增收突破3.5萬元;36戶群眾返鄉經營餐飲農家樂、酒店住宿,戶均增收30萬元以上;旅游服務行業的發展,帶出了保安、保潔、服務等眾多就業崗位,285名群眾在項目建設期就近務工,年收入5萬元以上;125名群眾在家門口穩定就業,年收入突破2萬元;旅游黃金期的小賣部、小攤位,更是達到近百個。通過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促使白馬灘鄉村生態旅游品牌、品質進一步提升,成為游客親水見綠、休憩身心的好去處。